在六月份的最後一次回診時,葉醫生終於對我說:「看起來恢復得很不錯,如果沒有其他不適,就不用再回診了喔!」
那一刻,我走在回家的路上,整個人感到無比輕鬆。被困擾了大半年的症狀,終於畫下句點。
這段生病的日子裡,曾經感到無助、焦慮,所幸最後順利找出病因,也透過手術處理後慢慢康復,才能讓生活回到正軌。在這段過程中,親友和同事們給予我許多關心與支持,真的非常感謝每一份鼓勵與陪伴。
也因此,我想記錄下這段歷程,分享給也曾被相似症狀困擾的朋友們,讓你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,並且相信:只要找對方法,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。
頭痛找不到原因?原來是蝶竇黴菌球作怪|我的鼻竇炎手術記錄
2025年初,一場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,讓我的人生從彩色瞬間變成黑白。
從沒想過,頭痛竟然可以痛到那種程度——彷彿有人拿球棒猛力敲擊我的後腦勺,劇烈到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快撐不下去了。那種痛,比我生孩子時還要更難以忍受。
在那段還不知道病因的日子裡,我幾乎快崩潰了。看了家醫科、牙科、神經內科,但症狀始終沒有改善。我不只是身體不舒服,更多的是內心的無助與焦慮。我每天都在想:「到底是什麼原因?快撐不下去了怎麼辦?」
直到最後去掛了大醫院耳鼻喉科、做了關鍵的檢查後,醫生才終於說出那句讓我如釋重負的話:「你的問題,可能是蝶竇裡面的黴菌球。」
到底是什麼問題?
一開始只是鼻涕常常倒流,後來卻演變成無比劇烈的頭痛。整個過程中,我心裡不斷反覆問著:「到底是什麼問題?」
1/12 家醫科看診
孩子上幼稚園後經常感冒,大人也跟著輪流中獎。那陣子我耳朵痛、頭也痛,直覺以為只是普通感冒,就先去家附近熟悉的親子診所看醫生。醫生檢查耳朵後說沒問題,開了止痛藥,但提醒如果頭痛變嚴重,還是建議去大醫院神經內科檢查比較保險。
1/15 牙科看診
左耳內部痛得厲害,連帶上排智齒附近、整片後腦勺都跟著痛,我開始懷疑是不是牙齒出問題。去看牙醫,葉醫師非常仔細地檢查後,認為牙齒的問題機率不高,開了強度更高的止痛藥,同樣也建議我去看神經內科。
1/16 神經內科看診
我掛了家附近醫院的神經內科,特別找專長有治療頭痛的醫生,曾醫生聽完我的描述,初步判斷可能是偏頭痛,開了偏頭痛的藥和止痛藥,讓我觀察吃藥後是否有改善。
1/20 掛急診打嗎啡
吃了神經內科醫師開的藥,但耳朵裡開始痛,整個後腦勺都很痛,是碰到就會痛的那種,頭不敢亂動,眼眶也痛。
中午吃了醫生開的止痛藥,完全沒有用,後腦勺像被球棒打到一樣痛,痛到流淚。
晚上痛到不行了,因為太痛!所以掛急診打了嗎啡!
急診醫生打了嗎啡和止吐,又安排照電腦斷層,好在電腦斷層出來,醫生說腦部結構看起來沒事。可能是三叉神經痛,抽了血做三叉神經過敏特效藥過敏源的測試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打了嗎啡,護理師在抽血的時候,我一點都沒感覺,一點都不痛,(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嗎?)
1/21 神經內科回診
跟爸媽說我頭痛痛到掛急診的事情後,隔天爸爸就到我家要陪我看醫生了。爸爸一早到我家,還帶了20幾顆雞蛋?!(只能說世上有爸媽真好💓)
門診回診神經內科,醫生說可能是偏頭痛,有可能是三叉神經痛,安排當天做三叉神經的檢測,原本醫生想開藥換藥給我看會不會比較好,但我跟他形容我的痛感。真的是痛到受不了了,會蹲下來手扶著頭流淚那種,醫生聽了以後說:「不然我們也安排做一下核磁共振好了!」
醫生另外幫我開了超級超級強的止痛藥,說這個健保只能給付8顆,真的很痛很痛再吃。
當天做三叉神經的檢測,被電了好幾下,(不過跟頭痛比起來都不算真的痛)。過年後還要做核磁共振,醫生也改了藥,感覺好多了,希望沒事😐
跟爸爸說醫院離家裡很近,下次回診我自己去就好(其實是心疼他這樣舟車勞頓)
#這段時間應該是我人生中吃最多止痛藥的一段日子
2/4 神經內科回診
三叉神經檢查結果正常,最近也沒再出現像那晚的劇痛,醫生建議開始減藥,止痛藥改成有痛再吃,剩下就等核磁共振的報告出爐。
2/11 核磁共振檢查
按預約完成檢查,整體流程還算順利,心裡默默祈禱:「希望真的沒事。」


2/20 耳鼻喉科看診
2/19晚上,頭痛又來了,從鼻腔開始不舒服,接著是眼眶、上排牙齒、耳朵,最後又是頭痛得要命。
不知道哪來的直覺,我那天突然 Google「頭痛+鼻子」,看到有人經歷過類似症狀,才驚覺我怎麼都沒看過耳鼻喉科?!
立刻掛號醫院耳鼻喉科,看診的是一位李醫師,那時剛好核磁共振的報告已經出來,醫生看了我做的核磁共振結果,立刻說:「你左側蝶竇裡有顆黴菌球,這個一定要手術拿掉,不然不會好。」
我問:「這就是我頭痛的原因嗎?」
她說:「有可能,但不能百分百確定😅」
醫師幫我安排了更精細的鼻子電腦斷層,並排定2/27回診,那天看過鼻子電腦斷層結果後,要安排3D導航的內視鏡微創手術取出黴菌球。
2/26 鼻子電腦斷層

2/27 下午神經內科 & 晚上耳鼻喉科回診
神經內科醫生看完我的核磁共振後,確認腦部完全正常,得知我掛了耳鼻喉科且需手術後,便建議我後續專心追蹤耳鼻喉科即可,不需再回神經內科——果然術業有專攻!
晚上耳鼻喉科擠滿人潮,我才知道原主治醫師去生產了,接手的是葉醫師。他看完鼻部斷層後說:「你的左側蝶竇氣化狀況很好(空間很大),但黴菌球也很大,必須手術取出。」
手術為微創方式,從鼻孔進入,不會留下明顯傷口,住院三天,排定於4/1至4/3住院手術。醫生開了自費項目的單據。
在這段等待時間,醫生只開了止痛藥,並強調每天要用鹽水洗鼻子(早晚各一次),避免惡化為更嚴重的鼻竇炎。
洗鼻時需要使用「等張等壓」的洗鼻水,比較不容易嗆到。一開始我用的是「海沛舒」洗鼻器和它家的洗鼻鹽,但後來發現它的單包價格偏高,嘗試了幾款後(善鼻、舒得適),覺得「舒得適」的效果也不錯,價格又親民,最後就都用這款了。
這段期間,應該是我人生中吃最多止痛藥的一段日子。從一開始以為只是感冒,到後來懷疑是牙痛、耳朵發炎或偏頭痛,最終才確診為「蝶竇黴菌球」——這段診斷之路走得又長又曲折。過程中,許多親友熱心提供各種建議:有人問會不會是頸椎問題?也有人猜是牙尖膿瘍,甚至還有人帶我去看熟識的物理治療師。儘管一路充滿不確定,但我真的很感謝這些在身旁願意關心、陪伴、出主意的每一個人,讓我在痛苦中感受到滿滿的支持與溫暖。
手術經歷分享
4/1~4/3 住院手術
4/1 終於等到住院通知
早上終於接到醫院通知:「有床位可以住院了!」
超級緊張,因為如果再沒有床,手術就要再延後,想到那一直折磨我的頭痛,只想趕快解決!
接到電話後,馬上簡單收拾住院行李準備出發。因為 Chad 要上班還得接送小孩,這次住院就由我自己處理了。
我被安排在雙人病房,幸運的是分到靠窗的位置。房間空間寬敞,景色也不錯,雖然外頭灰濛濛的,空氣好像不太好。當天下午頭開始隱隱作痛,又吞了一顆止痛藥,只能安慰自己:「反正是全身麻醉,應該一覺醒來就結束了吧!應該吧!」
當天報到後做了例行檢查,接著安排麻醉評估。現在很多麻醉照護都要自費,我詢問麻醉科醫師哪個方案比較推薦,他推薦我選「進階麻醉套組」。
這套方案能幫助手術中維持體溫(進開刀房通常會冷到發抖,這方案會提供溫熱氣流的拋棄式保暖毯),還能透過機器監控麻醉劑量,讓麻醉醒來後比較不會噁心、也比較快恢復。
4/2 手術日
下午1點,終於輪到我手術啦!
肚子早已餓到發昏,但還是硬撐著進了手術室。
因為有自費選擇進階麻醉方案,進手術室時特別蓋了保暖毯,醫護人員也很細心地解釋儀器裝設流程。手術過程中,醫生說我的蝶竇氣化情形比一般人好,空間大、黴菌球也大,處理起來比較費時。
大概下午三點多手術結束,醫生還特地把取出的黴菌球給 Chad 看(據說看起來是一條條的樣子,有點噁🤢)
因為是微創手術,沒有外部傷口,傷口都在鼻腔內。鼻子會有少量出血,用紗布貼在鼻孔口防止流血。幸好一兩天後就不太流血了,紗布也就不需要再貼了。術後沒有明顯疼痛,頂多是鼻腔內悶脹不舒服,可能是之前頭痛太痛,現在的痛感根本不算什麼。
4/3 出院日
隔天一早,葉醫師來巡房,說我恢復狀況不錯,可以出院啦!
醫生特別提醒術後一段時間要避免擤鼻涕、搬重物、或喝太熱的飲品。由於鼻腔內有傷口,也要持續回診追蹤,檢查癒合狀況。
終於可以回家,好開心!
術後追蹤與恢復
老實說,整段治療歷程裡,最痛的反而是術後回診清理傷口的時候😂😂😂
因為手術時是全身麻醉,過程中完全沒感覺。但回診時,醫生會用內視鏡進入鼻腔,有時還會用夾子放入紗布或海綿清理,若鼻腔內濃鼻涕太多、洗鼻沒洗乾淨,醫生就會用機器深入鼻腔幫忙吸鼻涕。
曾有一次角度剛好對到上排牙齒的神經,我整排牙齒跟著震動,結果當場在診間大叫出聲,真的超尷尬,對醫生很不好意思😣
術後每週都要回診,前期先清理鼻腔內血塊,後來則是處理傷口癒合與沾黏問題。如果有沾黏的地方,就要「分開」,然後再塞入可吸收式海綿,預防再沾黏。
到了5月底、6月,回診頻率從每週一次變成兩到三週一次,直到6月某次回診,葉醫師終於對我說:「看起來恢復得很好,如果沒什麼不舒服,就可以不用再回診了喔!」
我內心一秒鐘放煙火:我終於~畢~業~了!!! 🎉🎉🎉
▼鼻腔內的血塊&塞進去鼻腔內止血的紗布
請醫生開了診斷證明,這次總計費用花了四萬多元(包含自費項目和雙人房費用),還好保險的費用順利請下來,讓家裡的負擔沒這麼大。
給一樣症狀的你
從4月份手術結束後到現在,我再也沒頭痛了!
回顧這段從症狀出現、四處求醫、確診蝶竇黴菌球,到住院手術、術後恢復的漫長歷程,我才真正體會到:「生病,真的是一件讓人身心俱疲的事。」
過程中,我也曾一度懷疑這樣的痛苦是否永無止境。但我很幸運,有家人、朋友、同事一路支持陪伴,也遇到幾位願意傾聽、耐心診斷的好醫師,才能順利走到康復的這一天。
在這裡,真的想特別感謝——神經內科的曾醫師為我安排了詳細的檢查,牙科的葉醫師細心排除牙齒問題,耳鼻喉科的葉醫師則準確診斷出病因並完成手術,後續回診也非常有耐心,讓我一步步恢復正常生活。還有還有~許多親友熱心提供各種建議、甚至還有長官介紹我去看他熟識的物理治療師。有你們的支持~讓我在面對生病的過程中有勇氣、不再氣餒。
這篇文章,也想獻給正在經歷相似困擾的你:
如果你也正被難以解釋的頭痛困擾、遲遲找不到病因,不妨考慮檢查看看鼻竇,說不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。願你也能早日找出原因,恢復沒有痛的日子 💛
還有我自己有深刻的體悟:人生中沒有什麼比身體健康更重要的了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